北京四合院經歷千百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比較固定的、各式化的空間模式,關于這一點,我們通過對其基本格局的分析,已經有了初步了解。
建筑的空間形式主要是由功能決定的。作為中國人世代居住的四合院,它在空間形式和功能之間存在著一種什么聯系呢?要弄清這一點,我們須先分析四合院的功能。
根據中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綱常倫理和道德準則,對四合院的工輕盈要求應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團拜、請安、開會、議事的功能
中國封建社會的豪門大戶,家庭人口一般都很多,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乃至五六世同堂者不乏其例,人口一般二三十人,五六十人,多者可達百人以上(除主人外,還有仆人、奴婢)。家庭(族)中遇到重大事情,需由家長(或族長)召開會議,或商議家事,或褒揚孝悌、懲治忤逆、行使家規。進行這種活動的場所,或在家長的堂屋,或在議事的廳堂。這種廳堂一般設在中軸線上,平時可做接待之用。
2、祭神、祭祖的功能
族權和神權,是維系封建家庭統治的主要權力支柱。為體現神權、族權,在大型住宅中,一般都有專設的祠堂,里面供奉祖宗牌位及佛像神龕,設有跪拜祭祖的場所。這種設族長、建宗祠的制度,在我國南方尤其盛行。有些地區將宗祠建得高大莊嚴,成這宅院中最重要的建筑。
3、維持綱常倫理和家庭秩序的功能
作為封建社會組成細胞的封建家庭在維護封建的納常倫理及社會秩序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而作為封建家庭載體的四合院住宅,自然也就成了維系這個制度的物質因素。傳統的北京四合院多采用對稱格局,具有明顯突出的中軸線。這種嚴整對稱的格局,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使中軸線上高大的正房具有壓倒一切的威嚴感,使其他房間退位到附屬、仆從地位,以烘托居住在正房內的家長或族長的無上權威。這種由空間造成的精神上的威懾感,正是封建制度和秩序所需要的。
4、體現風水學說的功能
風水學說對中國的傳統建筑有著廣泛深刻的影響,這一點在前文已經敘及。按照風水學說,處于“坐坎朝離”方位的四合院,其北房、南房、東南和東房均屬吉位,可建高大房屋。四合院以北為尊的嚴謹對稱的格局,與風水要求正好相合。建筑合乎風水學說,可給人一種精神上的安定感,可滿足人們心理上祝福消災的要求,獲得必需而有益的功效。
以上是我們對傳統四合院建筑在功能方面的簡略分析。結合這些內容,我們再來分析四合院建筑的空間模式與功能之間的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