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主創設計師,以及一位建筑師,首要考慮的就是建筑結構。眾所周知,四合院的梁架結構是典型的中國式結構,而四合院獨有的“回”字型空間序列是否會給設計師帶來一些困擾?作為中國年青一代的杰出建筑師,這不是問題。他保留了原有的圓柱形梁架結構,斑駁的木頭和精致的地板交相呼應。“回”字型結構成為了展示空間的最好空間序列,展示講究瀏覽線的通暢,“回”字不正是一個圈形結構嗎?
四合院外就是窄窄的胡同,細長狹小,設計師運用了開闊和通透的設計手法,作為對外界環境的回應,通過大小空間的對比,使人感官上覺得他所設計的四合院是很寬廣的。落地窗
在四合院的改造中使用大面積的落地窗,并不常見,設計師就用了,而且還用得出神入化。落地窗很好的保證了展示空間所需要的通透。無論從院中往室內看,還是從室內往外面看,那些通達的落地窗,都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畫框,整個院子的角角落落,全是畫。
落地窗處的斜坡深窗框,是最值得津津樂道的地方,這樣的斜度和深度,保證了室內的光源始終保持在柔和的范圍內。天井
四合院中的天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個項目中,主創設計師很好的利用了天井的透光性,把天井設置成為各個展廳的連結部分,這種虛實的結合,讓展廳之間的過渡產生了一種設計的獨有觸感和空間感。燈光
對于老建筑的改造,最難的莫過于對原有地域文化和建筑原貌的維護。這個項目最大的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青灰石磚和黑色斜屋頂,以及梁架結構和那棵老柳樹,并在原有的北京胡同文化中,加入了一絲絲的現代元素。現代元素多線性表現,北京正好也是個線性的城市,所有的路,筆直筆直,和上海有很大區別。所以,這樣的線性設計是可以融入到北京的文化氣氛中的。
燈光的設計越來越被業主和設計師所重視,作為這個項目的燈光設計,保持了以往的水準,站在院子里,看到落地窗中透出來的暖暖的光,仿佛恍然體會到了古時燭光透出門簾的感覺。含蓄又亮點不斷,燈光的高低強弱節奏很好的襯托了改造后這個小胡同的文藝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