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樓,是中國所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形態,是一種中國茶文化的傳承和某個時期人們交流的場所,所以茶樓裝修無論如何是無法擺脫中國傳統文化的,這是對本色文化的追求。茶樓裝修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突出茶文化,給人以濃濃的茶的感覺,以莫名的吸引。
茶樓裝修的茶道感覺的營造,其實就是運用千百年的茶文化元素進行展示。我們知道,茶分六種:紅茶、綠茶、黑茶、黃茶、青茶(烏龍茶)和白茶。我們可以將他們做統一的展示,將每種茶的來源及制造工藝做一個文化的展示,給人以高雅品位的氛圍的營造。
茶樓裝修就是突出那種悠閑的品質生活。品茶是一個高雅的活動。在品茶之中,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并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于中國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
茶樓裝修的時候,茶具的選擇在現代應該是很好做的,但是找對那種感覺卻是很難的,因為砂壺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損,所以砂壺被視為佳品。據《長物志》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熱湯氣。”我們知道喝茶講究茶湯之香氣、韻味,而茶壺的欣賞在於外觀的視覺、內在骨胎質料的堅潤性及吸收茶湯后的肌理變化。茶壺隨著每個人欣賞的角度與層次而異,不論是具有歷史年代價值的古壺、宜興壺、手拉坯壺或是具有臺灣文化色彩的陶壺,都各有其吸引人之處。茶壺的好壞也不是以價格的高低去衡量,選購時,應考慮其實用性及藝術性兼具,但最重要的還是茶壺的原料、燒成。茶壺的造型變化多端、層出不窮,切不可追求時尚,而丟棄了茶具的靈魂。無論是選擇瓷器茶具、紫砂茶具、竹木茶具還是玻璃茶具,都要和整體的裝修風格相配才行,否則會破壞茶樓的氛圍的。
茶樓裝修的時候,只要注意財位與收銀臺的位置就好了。財位一般要設在進門的右前方對角處,這里一定不能有很多人走動,不能作為通道,如果右前方剛好是門,那么就只有換做左前方了。財位不可放置沒有生命的假花,也不可放置電器,要保持整潔。收銀臺要設在聚財之處,易靜不宜動,應該設在虎邊才能守住財。風水上的“納氣”與“氣的流動”,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通風透氣。當然茶樓的通風透氣有益于貨品的保管。
茶樓裝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茶道的展示,是一種無聲的吸引,如果做得好的話,那就是茶樓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