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書中說:“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成團,有大中小三等。普洱茶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六茶山。”六大茶山從古至今都在西雙版納境內。
攸樂山即在今基諾山,是景洪市下轄的一個民族鄉,基諾族主要聚居地。1979年以前基諾族被稱為攸樂族,基諾山亦稱攸樂山,歷史上攸樂山產茶2000擔左右。
革登、倚邦、莽枝、蠻磚四大茶山均分布在猛臘縣象明彝族鄉境內,清初便有漢人來此制茶、販茶,使倚邦成為茶葉交易中心。革登和莽枝茶山,坐落在倚邦茶山東南側,這里的少數民族世代種茶,明末清初便有漢商到此制販茶葉。蠻磚茶山位于倚邦茶山之正南,革登茶山以東,世居民族除“本人”、“香堂”外,還有傣族。清雍正至乾隆年間,內地漢人遷入曼莊作茶,茶業興旺,人煙也興旺。
慢撒茶山(今稱漫灑),分布在今猛臘縣易武鄉境內,南臨易武、西連倚邦,東與老撾山水相連。古時慢撒茶山地域廣泛,包括磨者河以東的大部分產茶地區,世居民族種茶歷史悠久,當地不但有茶王樹寨,還有茶王樹河,據說茶王樹寨還有武候遺種的“茶完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