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園林里數量最多、形式各異的要算亭子。園林名著《園治》給亭子下了這樣的定義:“亭者停也。”意思是說亭就是停留,給人短暫停留的建筑就是亭。所以亭多建在觀景點景的地方。
亭子大小不一,亭蓋則通常為尖頂,但也有例外,如拙政園的雪香云蔚亭、故宮里的井亭、蘇州的滄浪亭等就不是尖頂。亭子一般最少三根柱,角上必須有柱子,但也有一根柱子的“傘亭”,還有四柱八角亭,或四角十六柱亭等等。據調查,全國各地不同式樣的亭子多達100余種。
亭子雖小,但有的園林名勝就是以亭馳名。紹興的蘭亭就因書圣王羲之寫了《蘭亭集序》出了名。蘇州的滄浪亭以亭名為園名,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園林以亭為主景的也不少,如北京景山公園的萬春亭及其東西兩側的周賞、觀妙、富覽、輯芳共五座亭子在山脊線上一字排開,成為主景,同時也是北京市的一個重要景觀。其他如北海的五龍亭、頤和園的知春亭、安徽滁縣的醉翁亭以及長沙的愛晚亭等,也都很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