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置小品根據造景的作用和觀賞要求不同,所常采用的布置方式有:特置式、孤置式、對置式、群置式、散置式、器物式等。
1、特置式
它是指將古怪奇特、玲瓏剔透、世所罕見的單塊山石,特意設置一定基座將其裝飾起來,放置在可供觀賞招攬之處的一種布置方式。如上述中的單峰石、象形石、石供石等都可作為特置式。
2、孤置式
它是指利用具有一定觀賞效果的單個山石,直接放置或半埋置在起陪襯作用的地方。它與特置的區別是沒有特設的基座,觀賞價值也沒有特置那樣高,山石來源沒有特置珍貴,但也一般山石相比較有較強的觀賞效果。
3、對置式
它是指將兩個石景布置在相互呼應的對稱位置上,以對環境起到配景作用。這兩個石景的體量、形態等可以是對稱的,也可以不對稱,根據環境需要而定。一般常用在庭院門前兩側、園林主景兩側、主要路口兩側等處。
4、散置式
它是指將大小不等的山石,零星布置成有散有聚、有立有臥、主次分明、顧盼呼應,使之成為一組有機整體的一種布置方式。其主要作用是以點綴地面景觀,使地面具有自然山地的野趣韻味。如上述散兵石就是這種方式之一。
散置的石姿沒有嚴格的要求,其布局也無定式,一般布置在土山的山坡上、自然式池畔邊和島嶼上、游廊兩側和院墻前邊等處。
5、群置式
它是指將若干山石以較大的密度,有散有聚、相互呼應,成群布置在一定范圍之內的一種布置方式。在群集山石中,可以包含一個或幾個子母石,做到“攢三聚五”,疏密有致,以山石群集來仿造山地環境氣氛。如北京北海瓊華島南山西路山坡上,就是用房山石所構成群置石景,它既點綴出較好的地面景觀,也起到護坡固土保持水土流失的作用。